Search

< 當孩子的家殘破不堪之後 : 淺談子宮破裂 >

各位好

  • Share this:

< 當孩子的家殘破不堪之後 : 淺談子宮破裂 >

各位好

小弟鍵盤婦產科 - 威廉氏後人

-

相信關心婦嬰議題的各位

今天都看到了新聞

-

我一樣再次先聲明

任何單一事件或者醫療糾紛爭議

小弟不作任何的評論

我既不是專家證人

也不是當事人

所以不會針對單一事件做任何的評論。

-

我們知道

子宮是孩子的家


是孩子最溫暖的避風港。

-

當這個家出現裂痕的時候

當這個家支離破碎的時候

當這個家分崩離析的時候

覆巢之下,

孩子又怎麼可能平安?

-

子宮破裂是任何一個產婦、任何一個孩子、任何一個醫師

一生都不希望碰到的惡夢。

-

子宮像是一個非常厚的氣球,

裡面包著一個有心跳的肉球

大概類似包心粉圓那樣的概念

-

靠著這個氣球不斷的擠壓、收縮

把裡面的肉球一點一點往前推

一點一點把開口撐大

到最後,把整個肉球擠出去。

完成了生產。

-

但是

如果是一個有傷痕、有缺損、過度擠壓、或者開口太小的情況下

就有可能在肉球擠出來之前

氣球自己就先破掉了。

-

子宮破裂的原理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

但,非常致命。

這是從有胎生動物以來

就存在的紅色恐怖。

-

子宮破裂的情況

可以分成以下兩種考量的情形

一種,是受過傷的子宮。

一種,是沒有受過傷的子宮。

-

每個人一生中

都難免在愛情裡受過傷

但子宮受過傷的人其實並不多。

-

如果妳沒有做過任何子宮的手術

包含:人工流產、剖腹產、肌瘤切除手術等等

那妳的子宮在演化上來說

應該會被設計成一個銅牆鐵壁

不會那麼容易破裂。

一個容易破裂的子宮

是無法繁衍後代

甚至會導致母體直接身死

這樣的基因是不太會隨著演化流傳下去的。

-

針對沒有受過傷的子宮

在生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的發生率是

兩萬分之一左右。

大概佔子宮破裂案例的13%

另外87%是受過傷的子宮。

-

沒有受過傷的子宮為什麼也會破裂呢?

除了出車禍或者被歹徒攻擊這種外力作用之外

有可能是天生子宮有畸形

也有可能就是在子宮頸還沒打開或者骨盆開口不夠大的情況下

強行施加過大的壓力。

-

也就是說

如果門口太窄、或者小孩太大

子宮這個氣球

再怎麼拼命擠壓

也推不出去的時候

就有可能在不是子宮頸開口的地方

創造出另外一個讓力量宣洩的出口

也就造成了子宮破裂。

-

什麼樣的子宮會容易比較破裂?

通常子宮就像我們每個人都一樣

雇主過度的剝削,就會造成過勞。

生產時間太長、生產次數太多、多胞胎、子宮年紀越大、或者收縮太強

這些都可能讓子宮壁變得脆弱。

-

如果是受過傷的子宮

那破裂的風險就大幅上升了。

我們用前胎剖腹再接著自然生的情況 (VBAC) 為例

如果前胎剖腹的人選擇再次剖腹

子宮破裂的風險是萬分之2。

如果前胎剖腹的人選擇接受自然產

子宮破裂的風險是萬分之46。

-

當然還是不高,

當然也很多人是成功度過了剖腹產後自然產(VBAC)

但子宮破裂的風險是選擇再次剖腹的20倍左右。

-

至於要怎麼知道子宮有沒有破裂。

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臨床判斷。

-

因為每個生產的產婦都很痛。

真的很難區分到底是生產的痛、還是子宮破裂的痛。

當然如果胎兒心跳有變化

或者產婦出現內出血的徵象 (血壓變低、休克等等)

就要小心子宮破裂的可能性。

必要時可以使用超音波

判斷是否有內出血的可能。

-

孕婦足月時

子宮的血液循環每分鐘高達600 cc。

也就是說

當子宮破裂之後

從子宮裂開的傷口

就不斷快速的放血。

-

一個子宮破裂的產婦

平均的失血量是2600cc.

大約是孕婦全身血量的一半。

-

隨著醫學的進步

子宮破裂的母體死亡率大約是1/500。

但是

35%的產婦必須切除子宮。

下一胎再次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是22-100%不等。

-

至於子宮破裂的小孩子

30%會當場死亡

6-15%會出現嚴重的終身神經後遺症。

-

無論醫師處置的多快

如果處置時間超過18分鐘,

那胎兒的預後會非常非常差。

-

就算處置時間小於10分鐘

也就是從子宮破裂開始、到醫護人員發現、到剖腹產小孩出生

小於十分鐘

胎兒死亡率仍高達10%左右。

-

子宮破裂是生產的噩夢。

對所有人來說都是。

可能失去生命或失去正常生活的孩子

可能失去孩子及子宮的母親

可能失去孩子及妻子的父親

-

子宮破裂是生產時最可怕的噩夢。

對所有人來說都是。

-

如何避免子宮破裂

我只能說

很難。

真的很難。

-

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受過傷的子宮

每個人能夠承受的子宮收縮力不同

沒有人知道妳最適合的收縮程度是多少

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調整藥物

然後持續的監測

任何一點風吹草動

都要提高警覺、草木皆兵。

-

如果真的生太久、小孩養太大、胎兒狀況不穩定、

或者任何不適合再繼續嘗試自然生的時候

就勇敢地放棄吧

至少

比勉強到子宮受不了破掉要好得多。

-

參考資料:婦產科教科書、UpToDate

-

以上

一點淺見

提供參考

-

“請不要責怪家屬的反應。就算是妳我,在一夜之間,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任誰都無法承受。”

-

~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~

臉書蒐尋 : 鍵盤婦產科 - 威廉氏後人

粉絲專頁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williams999

網誌連結 : https://mrwilliams999.blogspot.tw

-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提供最新最正確的網路婦產科知識。
View all posts